大學一年級不敢問的疑惑

在大學一年級時,有《中國醫學導論》課程,談到「五行」的時候,有列出各種對應項目,例如五臟、五音、五色⋯⋯等。

當年我看到
五行:木火土金水
五色:青赤黃白黑

心中有個疑惑,為何「水」對應到「黑」?
以一般人的看法,水是透明無色的,大海看起來是藍色,如果講水是黑的,很難被社會大眾接受。
思考好幾個星期,一直不敢問老師。

畢業後,又經過許多年,有一天經過醫院的大門口,看到有一位病患,自己推著點滴架,一步一步虛弱地走前走,我覺得他的臉色比較黯沉,心裡推測,他會不會是腎臟科的病患。

之後,與幾位學弟妹談到這件事,他們也說,腎臟科病患,臉色大多比較黑。

這似乎提供一個醫學上的聯想,五行與五臟、五色的對應,古人大概已經觀察到了!

後來繼續思考,一年有「春夏秋冬」四季,一天也有類似的四個時段,早晨類似「春」,中午像是「夏」,黃昏像「秋」,夜晚與「冬」相似。

想像古代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,冬天很冷的!在冬天的夜晚,如果摸到水,會特別感到冰冷,在那個時間,若抬頭望著夜空,是黑色的。大概是這樣,「水」與「黑」有了關聯。

如果講「水」與「火」相反,火熱的氣,向上薰蒸,水流的方向則是往下。「火」呈現明亮,相反的「水」即對應到黑暗。

學習中醫,會用到背景文化概念,古老的文化思想,在這個科學昌明的年代,有些文字,仍待仔細推敲。看起來很難懂的部分,需要時間思考。不宜輕易否決古人的想法,但也不要認為古人一定對。

如果能夠好好解釋,又能得到實際應用,那麼,當我們已經嘗試現代新方法而未能解決困難的時候,可以用些時間,由古老醫書之中,尋找可以採用的方法。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